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我们的宗旨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管国兴先生“以易解读《道德经》”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648次

本网讯 7月5日,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管国兴先生在常州市金坛区宿沙院良知堂做了题为《〈道德经〉易解》的学术讲座。厦门大学哲学系2021级博士生李志堃担任主持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钟海连先生、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永锋教授、金坛区尚贤读书会成员、金坛区大雅读书会会员等参与了本次讲座。

图片1

管国兴先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融会贯通,参照《周易》卦象和卦爻辞来解读《道德经》,认为“《道德经》实为老子之《易传》”。

管国兴先生首先带领大家温故知新,对《道德经》第五、六章进行了解读。老子在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管国兴引用《庄子·齐物论》“大仁不仁”,点明“不仁”其实是“大仁”“至德”。“大仁”包涵了“仁”与“不仁”,此即“二在一中”;天地生万物,又以万物为刍狗,相生相杀,相反相因,体现了自然之“道”,此即“一在二中”。他又用《周易》“阴”“阳”二概念理解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之语,以为此句与《礼记·乐记》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似可相应。

对于《道德经》第六章中的“谷神不死”,管国兴先生以《周易》三画卦之“坎”卦来解读。《道德经》中多处言及“谷”,他辨析了“谷神不死”“谷得一以盈”“侯王自称孤、寡、不穀”中“谷”与“穀”的涵义,指出“谷神不死”之“谷”本义为“两山之间的水道”,是“虚怀若谷”之“谷”,属阴;以十二时辰言之,乃亥子之交,其时如《庄子·人间世》所言,当“心斋”,致虚守静。“谷神”以坎卦卦象解之,拟取“坎中一阳”,是虚中有实,“实”指坎卦中间一阳爻,即“谷神”之“神”。

对第五、六章进行回顾后,管国兴先生开始《道德经》第七、八章的讲解。他注重建立《道德经》章与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老子一书前后贯通勾连起来,并留意对经典中的哲学概念、命题进行联系和比较。例如,他比较《道德经》第七章“长生”与第五十九章“长生久视”概念,认为第七章以天(乾)言“长生”,是“道生一”之“生”;而第五十九章以地(坤)言“长生”,是《周易》升卦卦象“地中生木”之“生”。

此外,对比第七章“天长地久”与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管国兴先生认为,在不同语境下理解便会豁然开朗。“天地不能久”寓意天地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四时更废,合《周易》“变易”之义;“天长地久”说明天地“至德”,“大仁”之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不死”“长生”,合《周易》“不变”之义。他借《周易》“生生之谓易”,澄清了《道德经》第七章“不自生”的概念:不自生,即阴生阳,阳生阴。他联系第五、六章,阐述了第七章“长生”之义理:正因天地有“生生”之“大仁”,故能“长生”;人法天地,不断修行,“下学而上达”,追求领悟“至德”,终至“谷神不死”之精神境界。

图片2 

管国兴先生会通易老,对《道德经》第七、八章经义作了新颖独到的阐发。《道德经》第七章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他认为老子这句话阐释了《周易》“遁”卦的核心要义。“遁”卦上乾下艮,《杂卦传》曰:“遁则退也。”《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君子法遁而为,远避小人,虽不显憎恶之情,但始终凛然不可侵犯,这种庄严令小人自己退却。他认为遁卦之主脑在上九爻,爻辞曰:“肥遁,无不利。”“肥”字象征君子“宽余温柔”的气质。初六爻,前也,内也;上九爻,后也,外也,老子“后其身”“外其身”,此之谓也。“成其私”,即成“远小人”之私。管国兴强调,君子“肥遁”,并非隐遁山林,而是在世出世,积极有为,如《庄子·大宗师》所言:“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管国兴先生以《周易》“蒙”卦解说《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蒙”卦上艮下坎,《象》曰:“山下出泉,蒙”,喻示此象犹如山泉之水与万物相接,“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形象,其有“三德四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是为“三德”;外见于用,“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德体现了蒙卦之意,如,“言善信”与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可相为印证。《礼记·曲礼上》曰:“礼闻来学,未闻往教。”童蒙言善信,诚心求教,则有求必应,“志应也”。《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趁童蒙时教育,使天理根于其心,则正善治。君子法蒙而为,则“亨”,事善能,即做事能够亨通;动善时,即按蒙时而动,“以亨行时中也”。

主讲环节结束后,黄永锋教授对管国兴先生的精彩讲座作了回应与总结,他认为管先生的讲座引人入胜,发前人之所未发,尤其管先生深刻把握《易》《老》哲学思想的融贯性与系统性,发人深省。黄教授还就讲座内容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认为《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或可与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相联系,其中“精”“真”“信”可对应“神”的概念。黄教授说,管先生的讲解充分体现了“象”“理”结合的易学特色与“取象比类”的思维特点,这个方面,自己在与同学们上课时曾经讨论过“本体”“时间”“空间”三种“隐喻”理论,如何在读经时打开视域今后当进一步探究。钟海连先生对此深有共鸣,他说,《周易》卦形符号与《道德经》文辞中的喻象所包含的“时间”“空间”观念,以及“本体”哲学意涵,值得深入挖掘。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就“《道德经》‘长生’思想与道教神仙方术的关系”“人对‘刍狗’的态度”“用离卦解‘谷神不死”是否适当”“如何看待竞争与包容和谐间的张力”等疑惑进行了踊跃提问。最后,主持人李志堃同学向主讲嘉宾、参加讲座的各位代表致谢,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邱  钰、张仕杰  图/程子航)


025-89687537

宏德基金会学术秘书:黄先生

邮箱:Jiangsuhongde@163.com

邮编:21009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星云楼406

感谢您对江苏宏德文化出版社基金会官方网站的关注!欢迎您持续关注宏德文化基金会官方微信。了解更多我们的详情讯息。谢谢!
您的意见,我们在听!请将您想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并与您取得联系。谢谢!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扫码了解更多
备案号: CopyRight © 2022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