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宗旨
2021年3月31日,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府建明先生为我校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此为厦门大学南强哲学第216期学术讲座暨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讲堂第五十二期活动。
府建明,哲学博士,教授,编审。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现任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编委,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凤凰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府先生讲座主题为《从论学到经学:魏晋南北朝般若学的矛盾与展开》。府先生在谈到选这一主题的缘由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般若学是中国佛学的渊薮,因此,研究中国佛学应该从源头上搞清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般若学,将其作为切入点,在新的相关史料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对已有的史料进行“精工细作”,发掘更多的研究路径,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府先生的讲座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府先生对般若学的概念、般若学中经(般若经典)与论(中观学)的异同进行了概述,并从六家七宗以及格义学的角度对早期般若学的样貌和特点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其次,府先生重点阐述了佛教在华传播史上重要人物鸠摩罗什及其僧团传译佛经、形成中观学的过程及轶事,分享了般若中观学“有无双遣”“八不中道”“缘起性空”的思维特质。之后,府先生主要从内外两个维度探讨了中观学的发展与终结,他认为中观学理论本身蕴含的内在矛盾,佛教中毗昙学、佛性论对中观学的质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玄学思想、神不灭论的冲击等多重因素造成了中观学的衰落与终结。
府先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嘉宾和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激荡、融合发展,般若中观学的“中观”与儒家所言的“中道”之异同,般若学与道家“玄学”的思维异同等议题与府教授进行了交流,府教授以精深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在场嘉宾和师生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报告在哲学系黄永锋教授的精彩总结和点评中圆满结束。
(周丽英博士后执笔,转自“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宏德基金会学术秘书:黄先生
邮箱:Jiangsuhongde@163.com
邮编:21009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星云楼406
感谢您对江苏宏德文化出版社基金会官方网站的关注!欢迎您持续关注宏德文化基金会官方微信。了解更多我们的详情讯息。谢谢!
您的意见,我们在听!请将您想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并与您取得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