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我们的宗旨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新闻资讯
钟海连博士作“王阳明良知学与全真道心性论之关系”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13   浏览:777次

  2021年6月27日下午三点在人文学院南光楼320举办了第228期南强哲学论坛暨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讲堂第五十五期活动:《王阳明良知学与全真道心性论之关系》。主讲嘉宾钟海连先生是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微信图片_20210813172833


  钟先生以王阳明要求学院弟子十五日一会讲的典故为引言,说明了师生之间常做学术分享与交流的重要性。进而从王阳明与道教的交集、致良知与全真性、默坐澄心与清净降心三方面阐述了王阳明在开创良知学的思想历程中,全真道内丹心性论为其提供的思想资源和动力。


微信图片_20210813172842


  钟先生通过严谨的考证和研究,从王阳明早年新婚之日闲行入铁柱宫、中年旧疾复发归隐修养身之道、晚年讲学援道入儒等颇具传奇色彩的修学经历中,勾勒出了王阳明思想演变的轨迹:早年出入佛老,中年龙场悟道后从迷恋道释返归圣人之学,建立起良知心学本体论和致良知的功夫论,其中道教的思想理论,特别是全真道的内丹心性论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10813173009


  首先,钟先生从修辞遣字、致思路径、理论旨归等方面对王阳明的致良知和全真道的全真性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良知即孟子所言的是非之心,它是心之本体,是天理所在,是“真己”,是可长存永生的道德生命。致良知就是保全“真己”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发用流行。王阳明将致良知看作是他自己的“立言宗旨”,也是儒家的“正眼法藏”。而全真道内丹学强调“元神”即“真己”,修炼内丹之学并非是肉体不死,而是炼育“元神”即“真己”的超脱。通过比较,钟先生认为,阳明通过借鉴吸收全真道内丹炼养思想,会通儒、释,用道德意义上的真我、真己代替全真道所说的宗教意义上的元神、真性、真神,把全真道的元神成仙说改造为真己外化而成圣的“致良知”学说,在道德价值上归本儒学,构建起了一条以发现主体的道德良知、觉悟和开启其道德的主动性为基础,以实现主体的道德完善为目标的成圣之路。


微信图片_20210813173052


  其次,钟先生从具体的修行方法上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王阳明主张的去除私欲对真己的遮蔽,默坐澄心、“省察内观”等致良知的功夫论也是对全真道养心贵于养身、清净降心等内丹修养法的吸收借鉴。同时也指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将默坐澄心的功夫与省察克己的实功和日用人伦相接引。


微信图片_20210813173118


  钟先生的讲座引经据典又趣味横生,为在场师生分享了王阳明立足于儒家 “立体达用”思维,吸收全真道“全真性”思想转换建立“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最终走出佛老“流入空虚”的归宿和朱子格物穷理之学的局限,接续儒门道统、重建王门心学体系,开出圣贤之道新气象的心路历程,得到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回应。


  最后,在场师生就日常话语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知行合一观与王阳明“知行不二”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观的异同求教于钟教授,并就此展开讨论;亦有同学从中医学的角度和道教修行阶次论等方面试图补充王阳明中年久病养身失败转向修心之路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10813173154


  黄永锋教授做了点评,他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指出:寿命长短不应成为衡量圣人是否得道的标准,而应该从道德生命的角度来判断,圣人修身养心的最终目的是指向道的,从道的角度来说合道即是长存,即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如古之贤者颜回,尽管生命短暂,却是孔子推崇的贤者,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丽英执笔,转自“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025-89687537

宏德基金会学术秘书:黄先生

邮箱:Jiangsuhongde@163.com

邮编:21009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星云楼406

感谢您对江苏宏德文化出版社基金会官方网站的关注!欢迎您持续关注宏德文化基金会官方微信。了解更多我们的详情讯息。谢谢!
您的意见,我们在听!请将您想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并与您取得联系。谢谢!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扫码了解更多
备案号: CopyRight © 2022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